二:打工辛苦,团结众工友(3 / 5)

有,吃饭之余,一个河南工友给人们讲了个笑话。

在东北的哈尔滨的一条大街上,一个乞丐要饭走到到了工地上,工地上干活儿的小工儿说:“唉,我说伙计,你这么年轻轻的要什么饭呀?

一会儿我给我们的工头儿说说,你干脆在我们工地儿上干活儿算了。

你看这有吃有喝的,每天还能挣二三十块钱,你看这多好呀。”

乞丐听了一翻眼皮。

“我说你拉倒吧!我要饭就够丢人的了,我如果再在你们工地上当小工的话,那不就更丢人了吗?

这个活儿还是你们自己干吧!

我可不当这个劳改犯呀!”

要饭的抬抬屁股就走了,那是连头也不回呀。

通过这个笑话,充分体现了当时打工的心酸,挣钱的艰难。

打工的人为了嫌丢人,一般的情况下都不愿意出门儿,生怕被人们瞧不起呀!

当时打工的人,尤其是在工地上打工的人,每一个人都觉得低人一等。

然而被生活所迫,又不得不从家里溜了出来,这就是生活的无奈呀!

安徽的工人小赵一边啃着馒头,一边哼起了小调。

“有女莫嫁打工郎,一年四季守空房,奴家我在家中慢慢地等呀!

郎回来了,带回来了一堆破衣裳。

我小心地把我的郎君来问呀!外出的生活是不是累得慌!

我的郎君望着我一阵憨憨的笑呀。

为了你,为了家,还为咱们的爹和娘呀。

我不得外出还带流浪呀!

只为了兜儿里这把子人民币呀!

还为了咱们未来的小儿郎哟!”

工地上的活儿是繁重的,是辛苦的,也是十分危险的。

在工地上磕着碰着,那是非常平常的事儿,小的工伤事故几乎每月都有发生,大的工伤事故,只要不伤人命,那就不错了。

当时的管理水平还很低下,工人们的安全防护设施也不是太到位。

这就是当时的情况,许多的农民工刚从地里爬出来,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也不够。

一旦出了工伤,只要伤的不是太厉害,工地上的老板给工人出俩钱儿看看,然后给这个工人安排个轻巧活儿就完事了。

直到工人的伤完全好了,再从事那种体力活儿。

王东良两次被砖头砸破了脚,每一次都是上点药,休息半个月的时间了事。

这半个月的时间里,虽然老板照发工资,可是还要每天看工地。

有一次,一个河南工人从架子上掉了下来,摔伤了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