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9.分析(4 / 5)
”。不幸的是,术后因严重的排斥反应而病逝。
这一开创性手术引起国际关注,也吸引大量“中间性”者的关注。此后,陆续有人找上门,希望接受性别重置手术。因技术所限,当时研究所仅能完成男性到女性生殖器官的重置,包括用**皮肤再造**。术后,医生会医嘱使用激素药物,使术者上围更具女性特征。
但遗憾的是,有些性别重置为“女”者,难以获得工作、维持生计。有5名术后女性因此成为研究所的雇员。
在赫希菲尔德的努力下,20世纪头30年里,德国对“中间性”者的态度非常宽容。到1920年时代,同志文化在柏林等城市蓬勃发展。德国国会传出消息,称在考虑废除刑法第175条。
1930-1932年,赫希菲尔德开始“环球巡讲”。他的足迹遍及美国、日本、中国、印度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、埃及、巴基斯坦等。各国医学界、科学界盛赞其为“性学爱因斯坦”。
在研究所“成立十周年”庆典上,与会嘉宾都认为,一个更大胆、更美好的未来或将开启。
但1933年,一切戛然而止。**上台伊始,就开始严厉打压同性恋群体。同年5月,希特勒政府下令关闭性学研究所。**党徒、士兵蜂拥而至。他们推倒赫希菲尔德的铜像,把所有书籍、资料堆成山,扔出一个又一个火把。
和藏品一起付之一炬的,是赫希菲尔德所有的家当。彼时,赫希菲尔德恰好在海外巡讲。他被驱逐出境、逃亡国外。
也是在翻查过程中,**看到了性学研究所的病案资料。那些过往前来寻求帮助的人们,陆续被列入“粉红色名单”。
“一战时,德国战败,尸骨如山。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、孩童,德意志民族如何万古长青,同性恋必须被连根拔除。”在这暴虐认知下,集中营设立专门的识别体系。每个囚徒都要佩戴三角形章,黄色代表犹太人,红色为政治犯。粉色则是同性恋。
士兵们兴之所至,会到集中营里拉出一群同性恋,让其站在远处,以粉红三角章为靶,练习枪法。**的军队医生开展“人体研究”,活体切割男同性恋的身体,试图寻找其同性恋基因,以求治愈有同性恋倾向的“优秀日耳曼少年”。
1935年,**当局对刑法第175条做了更严厉的“修正”:“违背自然的淫乱行为”中“违背自然”这一定语被取消。同性之间接吻或“抛媚眼”,都可以被定性为“淫乱”,从而被投入监狱。根据同一时期出台的刑法175条附加a款,“严重同性淫乱”的最高处罚可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