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二十五章 互利共赢(3 / 7)

弹瞄准48个目标。

目前新型相控阵雷达的研制已经接近尾声,但新型导弹还有几样技术处于最后的攻坚阶段,

毕竟要求的速度太快,

即便是在苏联时期,也没有研制过速度如此之快的防空导弹,许多新技术都需要反复验证。

预计还需要两年。”

张震和曹双明都点头,重盾-1b相较重盾-1各方面性能都有大幅度提升,战斗力更是成倍增长,

改进如此之大,

时间耗费多点在情理之中。何况前后两年多的研发时间对于一款高科技装备来说并不算长。

甚至可以说很短。

这自然得益于前苏联的技术积累。

这时,站在曹双明右侧的一个中年人说道:“重盾1型的入役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防空能力。

但远程防空系统毕竟昂贵,

当然了,相较于俄罗斯的产品,重盾-1型已经很便宜了。而且一道严密的防空网应该有层次的。

而且军一级的单位也需要加强野战防空力量。

因此航天工业总公司想研发一款新型中程防空导弹,取代老式的红旗2,并作为重盾-1的补充。

但技术能力不足,

研发过程恐怕费时费力,而银河宇航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,不知……”话没说话,但不言而喻。

这个中年人是国防科工委的副主任。

名叫赵一卿。

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落实沈飞和银河宇航关于f-21的合作。当然,他只是一个居中协调者。

因为沈飞的负责人也来了。

具体事务自然是由沈飞与银河宇航谈。

卫雄笑了笑:“这是个好想法,双方的确可以联合研发一款成本低、好用,性能又足够的防空导弹。

范总,这件事过后就可以详细谈。”

范伟点头道:“我明白。”

张|震笑道:“这是个好想法不假,但说到底银河宇航是优势一方,你们可要保证人家的利益。”

赵一卿忙道:“这是自然。”

卫雄不在意的说道:“张老多虑了,我更希望合作是双赢的,银河宇航的技术现在的确是领先,

但唯有竞争才会有进步。

如果银河宇航故步自封的话,总有一天会惨遭淘汰。何况我国的许多军事技术也有其独到之处。”

这番话有一半是发自真心的。

为什么是一半?

站在当权者的立场,虽然银河宇航也算是中国企业,但毕竟是私人企业,而且总部位于香港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